好望角:让你的每次点击都有价值:byteclicks.com | 搜索引擎正在被AI污染信息源,中文优质信息越来越少了 |

2021年“50强智慧城市政府”排行榜中国上榜城市9个

总部设在新加坡的伊甸园战略研究所 (Eden Strategy Institute) 于2021年3月30日发布其第二个年度的《2021年50 强智慧城市政府》 (2021 Top 50 Smart City Government) 报告,本年度的报告对全球235个城市进行排行,在排行榜中,中国有9个城市上榜——上海、北京、成都、台北、深圳、杭州、广州、香港和重庆,其中成都、广州、杭州和重庆等4个城市是第一次登上“50 强智慧城市政府”榜单,标志着中国大陆城市化、技术发展和智能城市发展的步伐加快。在全球范围内,有18个城市是第一次登上“50强智慧城市政府”榜单,包括塔林、奥斯陆和莫斯科等城市。

伊甸战略研究所的《50强智智慧城市政府》排名明确强调政府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使用10个关键指标系统全面地评估全球城市政府,目标是确定和激励那些成功引导城市走向成功的政府。然而,除了作为评估指标之外,这10个关键指标还反映了城市领导人为在各自城市取得积极成果而利用的工具:增加公民参与、提高服务交付效率和质量、增强数字包容性等。

智慧城市政府排名的研究方法

“50强智慧城市政府”排名需要一种稳健的方法,以确保尽可能多地考虑和全面评估世界各地潜在的智慧城市,明确关注城市政府在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作用。2018-2019年的排名中,报告从现有智慧城市排名、新闻文章、网站和其他媒体来源中列出了140个城市。对于2020-2021年的版本,将城市列表扩展到了235个。其中95个新增的城市,为过去两年中获得更多认可或最近崛起的城市,以及亚太、非洲、欧洲、中东、北美和南美的区域代表。

扩大参加研究的城市名单,可以让尽可能多的城市样本参与到智慧城市政府的研究和排名,以使排名结果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但必须采取多个步骤来缩小这一名单,并得出“50强城市”的最终排名。首先,伊甸园战略研究所发起了一项提案征集活动,邀请来自235个城市的市政府代表提交相关文件、新闻文章和数据,以补充开展二次深入研究。从提案征集活动中收集的主要数据有助于完成对每个城市的了解,并确保每个城市政府在本研究中尽可能得到公平和全面了解。随后,根据以下10个关键指标对这些城市进行了排名:

决定城市政府排名的10个指标

序号指标指标解释
1VISION(愿景)A clear,  well-defned, and updated strategy to develop a “smart city”( 发展“智慧城市”的清晰、明确、更新的战略)
2LEADERSHIP(领导力)Dedicated City leadership that steers smart city  projects without major discontinuities(专注的城市领导力,没有重大间断的引导智慧城市的项目)
3BUDGET(预算)Suffcient  and sustainable funding for smart city projects(为智慧城市项目提供充足且可持续的资金)
4FINANCIAL INCENTIVES(财政激励)Financial incentives to effectively encourage  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 (e.g. grants,rebates, subsidies, competitions) specifically  in smart city projects and initiatives(旨在有效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如赠款、回扣、补贴、竞赛)智慧城市项目和倡议的财政激励)
5SUPPORT PROGRAMMES(支持方案)In-kind  programmes to encourage private actors to participate (e.g. incubators,  events, networks, awards) specifcally in smart city projects and initiatives(鼓励私人行为者具体参与智慧城市项目和倡议的实物方案(如孵化器、活动、网络、奖励))
6TALENT READINESS(人才准备)Programmes to equip the city’s talent with smart  skills(为城市人才配备智能技能的项目)
7PEOPLE CENTRICITY(以人为本)A sincere,  people-first design of the future city, with no systematic disregard forhuman life  or basic human rights(对未来城市真诚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没有对人的生命或基本人权的系统性漠视)
8INNOVATION ECOSYSTEMS(创新生态系统)A comprehensive range of engaged stakeholders to  sustain innovation and partnerships where the city government was instrumental  in sustaining and catalysing them(一系列广泛参与的利益攸关方维持创新和伙伴关系,市政府在维持和促进创新和伙伴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9SMART POLICIES(智慧政策)A conducive  policy and regulatory environment for smart city development (e.g. data governance,  IP protection, urban design)(有利于智慧城市发展的政策和监管环境(如数据治理、知识产权保护、城市设计))
10TRACK RECORD(跟踪记录)The government’s experience in catalysing  successful smart city initiatives, with no systematic or widespread failure (政府在促进成功的智慧城市计划方面的经验,没有系统或广泛的失败)

然后,对这10个主要指标以1到4的等级对城市进行评分,对于每个标准而言,城市的得分从低到高。对于每一个指标,“高”表示最佳的努力,包括独创性和足智多谋、多种制度化的举措、证明的真实性和承诺,以及可归因于该指标的成功。相反,较低的分数将反映出城市尚未做好准备或尚未实施任何相关的计划、政策或倡议。根据观察到的实施程度,零星或部分实施智慧城市计划会获得2或3的“中级”评分。

随后的分数是根据对该城市特定因素进行的主要和次要研究得出。例如,一个城市政府的愿景将根据解释或参考其愿景的可用材料和来源进行评估。这通常包括智慧城市计划、行动计划、通常由市政府发布的战略或路线图文件、在城市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信息,新闻稿以及第三方出版物。在可能的情况下,通过与包括市长、首席创新官、首席数字化官和智慧城市项目经理在内的主要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虚拟访谈,进一步验证这些分数,这些利益相关者分享了各自城市正在实施的智慧城市计划及其独特的城市发展详细信息。

智慧城市政府排名结果

基于对全球235个世界城市的广泛研究,在给10个指标皆赋予了1到4的分数后,得到每个城市的总分,然后决定了它们在排名中的位置。得分高的城市,也就是在10个指标中最具示范性的城市,在排名榜单中名列前茅。235个城市中的前50个城市成为2020-2021年领先的“50强智慧城市政府”。

全球智慧城市政府TOP50

排名城市排名变化排名城市排名变化
1新加坡+126都柏林+15
2首尔+127奥斯陆
3伦敦-228万隆
4巴塞罗那+529杭州
5赫尔辛基=30釜山
6纽约-231阿德莱德
7蒙特利尔-132波士顿-25
8上海+233惠灵顿+4
9维也纳+334迪拜+6
10阿姆斯特丹+335哥本哈根-11
11哥伦布+1436广州
12塔林37西雅图-19
13旧金山-238法兰克福
14莫斯科39费城+4
15北京+1540洛杉矶-14
16成都41香港-22
17特拉维夫+2542芝加哥-25
18悉尼+1343克赖斯特彻奇
19台北-344温哥华-23
20墨尔本-1245苏黎世
21哈密尔顿46海牙
22东京+647鹿特丹
23柏林+648里斯本
24米兰49重庆
25深圳-1150斯德哥尔摩-35

本年度的“智慧城市政府”排名中,最显著的变化可归因于每个城市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管理,以及它们在预测和应对主要城市挑战方面的弹性、适应性、远见和主动性。在整个2020年发生的内乱、政治动荡和对缓解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中,该“智慧城市政府”排名也反映了城市政府能够管理和最好地支持公民需求和愿望的程度。

随着城市政府不断发展壮大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能力,对“50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其中18个新城市进入“智慧城市政府50强”排行榜,它们在建设城市复原力、推动环境可持续性以及利用多方利益相关方来资助和支持各种地方举措方面取得成效显著。报告指出,包括杭州、广州、成都和重庆在内的中国许多城市都在为各自推动创新和支持人才发展做出了显著努力。欧洲许多城市,如法兰克福、苏黎世、奥斯陆和鹿特丹,也通过在交通、公民教育和能源使用方面的干预,在减少碳排放和实现更大的环境可持续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上榜智慧城市亮点
1.上海——人工智能将公民、服务和私营部门联系起来。

上海数字网络的互联互通是诠释智慧城市的核心。在智能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资,如用于收集实时数据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免费wifi热点和集成数据平台,在城市中协同工作。此前对其100项公共服务数字化的投资已经成熟,该市现在为超过700万居民提供数字化服务。其广泛的用户、传感器和摄像头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为充分利用该数据,上海在人工智能(AI)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基于数据分析,上海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应用平台的雄心体现在它慷慨的资助机制上。例如,2019年,上海在663个智慧城市项目中分配了7880万美元。此外,该市还拨出1500万美元作为引导基金,支持中小企业和公司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和开发。

上海主办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两年一度的全球城市信息论坛,以及本地化项目(如智慧城市体验周)。提升其全球形象吸引了阿里巴巴、传感时代、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将他们的人工智能R&D基地设在该市,并与当地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这些发展标志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被用来解决城市层面的问题。上海目前的数字政府服务配套为公共交通和工业应用提供支持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并简化医疗记录、消费者支付和信用转换的统一数据库。

2.北京——5G城市的推出加速了跨部门的智能创新。

长期以来一直将5G视为战略重点的北京,在2020年8月实现了5G全覆盖。截至8月,共有44000个5G基站和500万个5G用户,约占北京人口的25%。“5G技术将在物联网新时代开天辟地,对数字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副局长王辉说。

北京5G的推出使智能技术的开发和部署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5G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创造新机会,智能交通行业预计将经历显著增长。北京作为中国第一个规范和开放自主驾驶道路试验区的城市,在试验车辆规模和试验交通场景类型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它还有全面的基础设施和鼓励工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北京对载人自动驾驶测试有着中国最严格的安全要求,以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2020年10月,百度公司在一次面向公众的免费公审中推出了自己的自驾车阿波罗Go服务,阿波罗Go车辆仍将配备安全驾驶员。然而,百度的目标是实现无人驾驶的5G车辆,如果必要的话,可以让人类司机远程接管。

北京也是中国第一个5G智能建筑工地的所在地,该工地提高了效率,并为建筑工人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比如5G AI眼镜跟踪用户位置,允许工程师进行远程现场检查和通讯。北京对5G覆盖的战略关注使其处于无线技术研发的前沿,无线技术是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元素。

3.成都——投资于持续的技能提升,以发展未来的劳动力。

成都市政府努力将经济发展成为一个既智能又数字化的城市。支持其愿景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作为增长引擎的高技能劳动力的存在。目前,成都是中国排名前十的城市之一,全市拥有56所大学。进行投资以吸引国际人才,例如向全球著名的图灵奖或菲尔兹奖获得者提供1530万美元的奖励,以鼓励他们在城市中进行创新或创业。

除拨款外,成都在2019年发布了《成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目标是到2023年建立完善的技能提升培训体系,以培养300万技能人才。在其计划中,成都选择了与城市的优势和优先事项相一致的战略产业。这些产业包括先进制造业(如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如创意设计、数字出版)及新经济(如人工智能和清洁能源),或有助于振兴乡村的产业(如农业企业、旅游和体育、农业技术)。此外,还有高达380美元的财政奖励,以鼓励公民参加这些培训方案并获得证书。其他补贴支持那些希望提高员工素质的企业,从国际知名公司引进专家来培训员工,或者支持正在开发新项目的大学。此外,失业者、选定的农村居民、残疾人以及退伍军人可以接受免费培训。成都重视提高全体员工的技能以为未来行业和颠覆做准备,这使其成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的吸引本地和国际人才的人才中心。

4.台北——将自上而下的政府专业知识与自下而上的创新相结合。

自2016年以来,台北智慧城市项目管理办公室(TPMO)的方法一直侧重于将城市定位为一个生活实验室,以测试解决方案并在城市中培养创新文化。该组织与各国政府、权威机构密切合作,识别、制定和推荐新兴技术,如物联网或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可以应用于现有的城市政策。已经推出了176个试点项目,36%的已完成项目正在扩大规模。其中包括成功实施空气箱,以收集温度、湿度和空气污染数据;数字化学习平台,台北市酷云;智能公共住房,居民可以跟踪他们的水电消耗。

下一步将加强其概念验证项目的有效性,并使其与私营部门的合作机制制度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台北市市长办公室推出了“1+7现场智慧城市计划”,作为其最初的台北智慧城市工业现场试点计划的扩展,邀请私营部门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解决医疗保健、安全和环境等领域的具体城市挑战。另外,成立了一个智慧城市指导小组,系统地评估解决方案并将其细化为可扩展的政策。

除了补贴硬件和基础设施,台北市还支持紧急服务的发展。例如,将利用移动即服务的概念来推动其他增值服务的发展和整合,包括智能停车、共享车辆租赁服务和交通规划。这有助于实现其目标,即创建一个多交通工具集成系统,以增加乘坐共享、绿色交通并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台北市的做法鼓励创新活动更加频繁地进行,使其政府部门和市民对创新和风险感到更自在。

5.深圳——挖掘与科技巨头合作的潜力。

深圳在“新型智慧城市”概念计划中概述的愿景是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的城市。该市作为智慧城市的空前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科技巨头推动的,这些科技巨头在深圳拥有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的项目。深圳设有一些中国最大的技术公司,例如华为、腾讯和平安技术公司,它们在推动深圳智慧城市发展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华为与政府合作,帮助改善交警部门的运作。他们的解决方案帮助龙岗区将行政程序的平均处理时间减少了50%,使用定制的行政评估和批准系统简化了700多种程序。在该市的机场,华为还开发了一种使用基于面部图像的访问控制和大数据分析的解决方案,以取代人工乘客识别,帮助节省15%的旅客等待时间。

腾讯计划在该市的大铲湾港口区建造一个名为“网络城”的未来街区,该街区将容纳多达8万名居民。它计划以带有太阳能电池板和传感器的生态友好型建筑为特色,以跟踪环境性能,捕捉和再利用废水的系统,无车区,以及自然风暴屏障。

平安建立了一个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收集、整合来自多个渠道的数据,使市政府能够更好地管理和规划城市。该平台展示了四项核心技术,包括智能识别、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在智慧医疗领域,平安还开发了一个智慧疾病预测平台,可以以90%的准确率预测深圳爆发的可能性。这些科技巨头提供了技术专长,帮助这座城市在智慧倡议方面开辟了新天地。

6.杭州——全面支持计划以吸引和使用人才。

杭州以其创新枢纽而自豪,为其人才创造高质量的工作。根据高技能人才的平均年收入,它与中国一线城市相当。该市有一系列与人才相关的政策,包括“滨江区5050计划”、“江干区100人计划”、“余杭区海创园计划”、“西湖区325计划”等。

具体来说,杭州的人才政策一揽子计划每年向大学生提供最高5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生活补贴,此外还提供5万套特别出租屋,以满足该市人才计划中认定的大学生的需求。杭州还将推出一款“人才电子卡”,该电子卡整合了包括获得财政补贴和补助、儿童教育、医疗保健、体育休闲和交通在内的服务。

为了鼓励年轻人才创新,市政府还与两家当地保险公司合作,试行了一项“创业”保险计划,允许年轻企业家在创业期间注销发展成本并获得生活津贴。

该市还引入了参与式治理改革,以提高公民参与度,增强该市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和宜居性。杭州市政府的绩效评估现在包括一项社会评估,以评估和评价其公民参与和互动的努力及其有效性。

7.广州——强大的制造基地展示了《中国制造2025》。

凭借广州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该市被指定为“中国制造2025”总体规划的示范城市之一,这是一项利用工业4.0技术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家举措。这促使广州市政府优先发展八大产业,包括智能设备和机器人、下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和医疗保健、智能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城市消费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市政府还承诺启动“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医学行业的研究。

大量投资涌入这座城市,如富士康项目和思科智慧城市项目。例如,富士康项目涉及一个价值90亿美元的生产设施,将生产10.5代液晶面板、基板玻璃和其他生产线,并将成为全球最先进的8k分辨率工厂。这些技术将是高端电视显示、医疗、交通控制以及智能家居的关键组成部分。

总部设在广州的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另一项重要发展,也加强了广州作为高科技中心的地位。迄今为止,知识城已经向该地区引进了约165个大型投资项目,并拥有一些最大的全球公司,包括通用电气、西门子、P&G和阿里巴巴。例如,P&G计划在三年内投资1亿多美元,将其数字技术研究、大数据、数字供应链和其他研究项目整合到位于知识城的中国数字创新中心。据估计,目前有60多万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在那里工作和生活。

8.香港——利用创新技术解决城市挑战。

香港的《智慧城市蓝图》利用创新技术解决了城市挑战,解决了智慧出行、智慧生活、智慧人、智慧环境、智慧经济和智慧政府等广泛主题。

为了建设一个繁荣的智慧城市,香港政府已承诺投入129亿美元用于I&T政策计划,以及对创新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政府已向香港科技园公司拨款39万美元,以扩展香港最大的研发基地香港科学园,而7.09亿美元则专门用于扩展香港的数字技术中心数码港,已有超过1500家初创公司和技术公司。政府还致力于在将军澳工业区开发数据技术中心和先进制造中心,以支持智能制造。

支持也扩展到本地企业和大学,这些企业和大学可以根据政府的创新和技术基金(ITF)申请资金,用于各种活动,包括研发、员工培训和再技能培训、专利授权和技术解决方案。政府还通过诸如创新与技术风险基金(IVTF)等举措与私营部门进行战略合作,IVTF是与风险投资家公司共同投资的基金,旨在刺激私人对香港I&T初创企业的投资。

政府资助、针对科技人才的渐进式签证政策以及低税收,为当地初创企业生态系统的繁荣做出了贡献。香港培育多个独角兽,如Klook、Airwallex和Lalamove,并被评为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第三大创新地点。香港未来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将是启动广泛的公众参与,以围绕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倡议建立信任。

9.重庆——系统的智能废物管理方法。

重庆智慧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建设强大的网络信息、信息共享和安全基础设施;转变政府服务和职能;利用创新和技术改善公共服务;以及发展新兴产业。这是一个针对城市多个方面的综合计划,确保城市使用系统级方法解决其各种城市挑战。

典型例子就是重庆的废物管理方法。由于许多市民经常担心最终分类的垃圾最终会流向何处,重庆市环境卫生集团开发了一套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使市民能够追踪垃圾的位置。通过在垃圾车、垃圾箱、中转站和处置厂中安装GPS系统和监视设施来完成。在废物管理过程的每个阶段,市政府都在努力利用先进技术来提高效率。例如,垃圾转运站拥有智能的多级垃圾分类系统,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垃圾,然后通过先进的垃圾再利用技术,以产生沼气,用于发电。

市民现在可以使用带有链接到移动应用程序的QR码的智能垃圾箱,更轻松地分类垃圾。他们还可以根据不同回收物品的市场价格获得现金奖励。在8个月内,该计划已成功收集了200万个塑料瓶和3000吨以上的垃圾。到2020年底,重庆市区50%的街道和地区将实施垃圾分类,并在27万个家庭中实现35%的回收率。市政府将继续评估其在源头减少固体废物、利用率和再循环率、最终处置、支持能力和总体公共利益方面的有效性。[ 编译: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韩文艳 张志强 ]

2021年“50强智慧城市政府”排行榜中国上榜城市9个

上一篇:

下一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