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师找到一种新型绿色制氨方法有望工业化应用

生产的氨约有80%被用作农业肥料。自20世纪初以来,它对我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它却留下了巨大的碳足迹。为了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和悉尼大学的化学工程师们找到了一种新型绿色制氨方法有望工业化应用。
他们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只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了测试,但它有可能使工业转向更绿色的氢经济。
这项研究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上。
氨在肥料中的使用使全球粮食作物的产量增加了四倍,使农业生产跟上了不断扩大的人口需求。
然而,当采用传统方法(哈伯-博世(Haber-Bosch)工艺)进行大规模生产时,氨需要大量的热能,从而导致使用化石燃料。从而导致更多二氧化碳的排放。
事实上,制造氨消耗了世界上大约2%的能源,制造了1%的二氧化碳–如果计算全球所有的工业过程,这是一个巨大的数量。
除此之外,正如Lovell博士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必须大量生产,所以需要集中地点进行生产,这样就增加了运输需求–进一步加剧了碳排放问题。大量的氨也需要储存,这有时会导致危险的结果,例如去年贝鲁特的悲剧性爆炸。
团队如何创造可再生的、更安全的氨?
该团队找到了一种可以现场生产100%可再生氨的方法。它不需要任何化石燃料资源,也不会排放二氧化碳。这将对社会以及地球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好处。获取更多前沿科技 信息 请持续关注:https://byteclicks.com
该团队方法的关键成分是等离子体。
领导悉尼大学团队的Patrick Cullen教授说:”大气等离子体在绿色化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通过诱导水泡内的等离子体放电,我们开发出了一种克服能源效率和工艺规模化挑战的方法,使该技术更接近于工业化应用。”
在创建他们的 “绿色 “制氨方法的同时,该团队还解决了氢能的储存和运输问题。
该团队的下一步计划将研究成果转向产品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