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unhofer IOF将彻底改变量子通信和显微镜技术

CES 2021很快就会到来,有一个研究机构绝对是我们的关注的焦点,那就是Fraunhofer IOF。这家德国组织专门研究量子技术,在量子通信和显微镜技术领域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
“光粒子 “的世界,也就是所谓的 “光量子”,乍一看非常渺小,然而它却蕴含着未来生活的巨大潜力。量子物理学不仅掌握着高度安全通信的钥匙。基于量子的显微镜方法还将为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开辟新路径。
新型加密方法
在通信领域,弗劳恩霍夫IOF正在开发一种被称为 “量子密钥分发”(简称QKD)的新加密技术,以保护当今数据免受未来网络攻击。在CES 2021上,弗劳恩霍夫IOF将展示EPS(“纠缠光子源 “的简称),它可以产生纠缠光子对,作为生成量子密钥的基础。
这项技术由德国耶拿的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开发,是量子通信新方法的核心要素。
显微镜技术
但这并不是弗劳恩霍夫IOF使用纠缠光子对的全部用途。它也是一种新的显微镜技术的基础,它不会像光辐射那样对样品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这是因为这两个光子相互交换信息,而不必与样品本身相互作用。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从活体样品中提取相关信息,而无需将其暴露在有害强度的光辐射下。因此,可以防止对样品的损害。该技术在生物学甚至医学领域有着无限的价值。获取更多前沿科技 信息 请持续关注:https://byteclicks.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美国橡树岭实验室开发带有”化学透镜”的显微镜
- 我国学者研制出可观测原子图像的“防震”显微镜
- 科学家开发出Piccope新型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晶体原子中的电子
- 研究人员开发一种提高原子力显微镜成像技术的新方法
- 香港大学开发光纤激光显微镜为分析细胞分子和临床应用带来突破性进展
- 韩国COXEM公司推出新型台式显微镜EM-30N
- 伊利诺伊大学新研究推动了光学显微镜的发展
- 普渡大学开发的超高分辨率显微镜取得巨大突破
- 冷冻电镜新研究:利用廉价技术制作高分辨率图像
- 全球首个商业化3D病理组织影像系统
- 科学家在太赫兹成像技术取得新突破:开发低成本单像素太赫兹相机成像速度提升了100倍以上
- 科学家开发一种新型矩阵超声成像方法极大提高了分辨率
- 科学家借助冷冻电镜获得了迄今最清晰的蛋白质图像
- 哈工大在新型生物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方向取得重要进展
- 世界上最小的成像设备可对血管内部进行3D扫描
- 全球首个商业化3D病理组织影像系统
- 光声成像探索深层组织:韩国科研团队用镍基纳米粒子开发一种低成本光声成像方法
- 研究人员利用Mesolens新成像技术发现细菌生物膜中新弱点
- 新的PET/MRI方法精准定位慢性疼痛位置,改变治疗方式
- 基于人工智能AI的增强医学超声应用
- 研究人员利用自动3D神经映射解开复杂的大脑网络
- 新型光场显微镜高速记录大脑神经元活动和血流的快速动态变化
- 我科学家首次实现亚分子分辨的单分子光致荧光成像
- 大连化物所利用自由能差指导开发超分辨成像自闪荧光染料
- TinyArray成像仪:UCI科学家开发了低成本、精准COVID-19抗体检测平台
- 韩研究团队成功开发能够感知短波红外线的硅光传感器
- 俄罗斯科学家研发出一项产生红外光电探测器矩阵的新技术
- 中国科大实现肿瘤光热治疗和疗效实时成像评估
- 打破常规!利用CCD相机实现中红外成像
- 研究人员用高灵敏光声纳米探针实现分子水平非侵入性成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 新的X射线显微镜技术可对密集神经回路全面成像为深入了解大脑结构开辟新途径
- 只要130元!人人用得起的实验室级机器人显微镜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高场磁体中可旋转磁力显微镜
- 物理学家开发新型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 科学家开发开源光学工具箱几百欧元制造的显微镜可与商业显微镜媲美
- 东京大学开发新型显微镜技术观察活细胞内部灵敏度提高了7倍
- 新型AI显微镜可在几分钟内确认肿瘤切除效果
- 北京大学第二代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问世
- 横跨4600公里 中国构建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
- Nu Quantum利用石墨烯和层状材料加速量子通信技术开发
- 安全量子通信革命性突破:八节点新型量子通信网试验成功
- 首个量子网络实用匿名通信协议诞生,未来量子通信必将大有可为
-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自由空间信道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实验
- NASA实现持续远距离量子传输量子互联网离现实又近了一步
- 芝加哥科学家发现使量子态延长10,000倍的方法
- 美国宣布打造量子互联网:与现有互联网并行
- 中国科大在集成量子纠缠光源的合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 “墨子号”实现基于纠缠的无中继千公里量子保密通信
- 美国计划2亿美元投资量子信息技术 瞄准“墨子号”